ISO14000認證第一階段稽核的目的↟✘:
1│··✘•、收集充分的資訊╃◕·▩╃,瞭解組織產品│··✘•、活動│··✘•、服務以及輔助設施包括動力(鍋爐│··✘•、發電機│··✘•、空調│··✘•、空壓機等)╃◕·▩╃,能源(水│··✘•、氣│··✘•、熱│··✘•、電等)的情況並透過對體系檔案以及若干重點要素╃◕·▩╃,特別是4.2 環境方針│··✘•、4.3.1環境因素│··✘•、 4.3.2法律法規│··✘•、 4.4.1組織機構和職責│··✘•、 4.5.4環境管理體系稽核│··✘•、4.6管理評審等要素的初步稽核不等於粗淺的稽核╃◕·▩╃,瞭解現場也不等於走馬觀花"╃◕·▩╃,而要體現第一階段的側重點╃│₪│。透過現場的巡視和某些要素的稽核確定第二階段稽核的切入點和重點╃◕·▩╃,為第二階段稽核作好基礎性工作╃│₪│。
2│··✘•、第一階段的稽核╃◕·▩╃,側重稽核組織在環境管理體系策劃方面的情況╃◕·▩╃,以及體系檔案的符合性╃◕·▩╃,確定第二階段稽核的可行性和所必要的條件╃│₪│。
3│··✘•、透過必要的現場稽核╃◕·▩╃,對組織的管理許可權│··✘•、活動領域和現場區域等各個方面加以明確╃◕·▩╃,最後確認稽核範圍╃│₪│。由於環境問題的複雜性和不可分割性╃◕·▩╃,稽核範圍的確認事關認證機構的質量風險╃│₪│。因此必須透過一階段稽核從以上三個方面準確界定稽核範圍╃│₪│。切勿將一些重汙染工序作為相關方而將一些環境因素較為單純│··✘•、環境績效比較良好的工序作為一個單獨的組織"來申請認證╃│₪│。
本文地址↟✘:
版權所有 轉載時必須以連線形式註明作者和原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