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20000與ISO27001有什麼區別?
為了能夠更好的發揮兩套體系整合所帶來的企業價值✘·,需要遵從體系整合原則✘·,進而開展體系整合的建設與管理╃☁✘╃✘。體系整合原則✘·,是企業建設服務管理與資訊保安管理的前提基礎與保證依據✘·,整合原則在體系整合構建與實施中將發揮其大作用╃☁✘╃✘。體系整合所要遵照的原則包括│││:
(1)關注客戶服務水平 ISO20000 是以客戶為中心✘·,以流程為導向的IT 服務管理體系✘·,旨在提高客戶滿意度水平╃☁✘╃✘。而ISO27001 主要是對資訊資產的風險控制✘·,同樣是為了保障企業內部整體服務能力✘·,間接的保證了客戶服務質量;
(2)體系條款滿足原則 兩套體系整合的條款✘·,應將共性要求條款融合為一體✘·,不同的特定要求條款也應得到滿足;
(3) 檔案結構滿足原則 兩套體系應採用一致性的文件層次結構✘·,方便檔案共享與統一搜索路徑✘·,更便於日常維護與參照;
(4) 職能一體化滿足原則 構建體系整合實施✘·,應將管理職能的集中與分散進行結合✘·,要充分考慮兩套體系的標準差異✘·,調整與最佳化組織結構✘·,做到對標準的共性要求的集中管理與統一控制;
(5) 降本增效滿足原則 兩套體系整合後應在時效性與成本控制方面有明顯的改進;
(6) 風險控制滿足原則 確保在體系流程規劃☁✘✘·•、實施與執行時✘·,能夠採取有效措施對各類風險進行有效控制;
(7) 全員參與滿足原則 要求在體系實施與執行過程中✘·,組織全體人員都參與進來✘·,從而保證大家在思路上的共識;
(8) 體系執行模式滿足原則 遵照PDCA 過程方法來對體系進行不間斷的持續改進;
(9) 工具介面滿足原則 如要對IT 服務管理與資訊保安✘·,要建設兩個系統時✘·,要求兩個系統要設計詳細的介面✘·,並有專門的文件來記錄介面定義╃☁✘╃✘。
整合可行性
透過以往的專案經驗及對兩套體系的研究✘·,歸納與總結ISO20000 與ISO27001 的體系對比✘·,兩套體系整合的可行性可能會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包括│││:
(1) 體系實施人員的整合 作為兩套體系整合的要素✘·,也是整合重要的因素✘·,只有對實施人員的統一管理與任務分派✘·,才能更好的管理體系實施與改進╃☁✘╃✘。 即使人員有很大變動時✘·,也能保證正常的服務運營;
(2) 體系規範的整合 體系實施人員透過自身研究或藉助諮詢公司深入研究兩套體系規範✘·,找出其共性體系要素╃☁✘╃✘。如│││:ISO20000 的“事件管理”與ISO27001 的“資訊保安事故管理”等;
(3) 法律與法律的整合 企業從整體上應滿足兩套體系的法律☁✘✘·•、法規要求✘·,這樣可以保證符合法律的全面性;
(4) 流程建設的整合 參照體系規範的模型與流程建設原則✘·,可以規範內在管理與外在服務程式✘·,使服務支援與服務提供緊密結合✘·,並對成本投入進行有效控制✘·,為組織提供事件處理的時效性☁✘✘·•、靈活性及風險控制性╃☁✘╃✘。透過體系中所闡述的考核指標與報表✘·,可實現服務可計量;
(5) 體系實施檔案編制的整合 當前✘·,兩套體系認證的文件體系框架主要都是以文件為準✘·,並且劃分的結構層次也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之處╃☁✘╃✘。可以提煉出共用的模板與檔案結構╃☁✘╃✘。
(6) 組織運維規劃與職能的整合 組織的運維規劃要從服務與風險控制兩個主要方面來考慮✘·,保證制定的戰略符合未來的發展要求✘·,依據詳細的控制措施來保障整體的服務能力╃☁✘╃✘。並根據兩套體系的標準差異✘·,調整與最佳化組織結構✘·,完善角色人員的職能化要求✘·,從而實現職能一體化的建設;
(7) 內部與管理評審的整合 在管理評審的前期準備時✘·,可以全面考慮其評審符合條件要素✘·,稽核後可根據稽核機構的建議來統一進行改進與最佳化╃☁✘╃✘。稽核機構應儘量選擇同一家認證機構✘·,保證認證及維護的一致性;
(8) 培養與培訓的整合 體系整合的培訓✘·,可以使組織員工很快就能夠了解其應用實質✘·,大大減少了時間成本╃☁✘╃✘。
體系整合後的企業應用
目前✘·,企業資訊化戰略建設倡導從“技術驅動”向“業務驅動”進行轉變✘·,要求企業組織人員應由“被動服務意識”向“主動服務意識”進行轉變✘·,IT 部門的角色也應由開始的“單純的資訊科技提供者”向“資訊服務供應者”進行轉換✘·,“單一職能管理”向“綜合職能管理”的方式的轉變╃☁✘╃✘。為了更好應對上述的轉變要求✘·,需對服務提供方式與服務質量進行改進✘·,強調具有時效性與靈活性的體系設計✘·,從整體上提高與改進其服務質量✘·,使全面提升客戶滿意度水平╃☁✘╃✘。
本文地址│││:
版權所有 轉載時必須以連線形式註明作者和原始出處
20000簡介ISO20000是第一個關於IT服務管理體系的要求的國際標準✘·,它秉承‘以客戶為導向✘·,以流程為中線’的理念✘·,並強調按照PDCA(戴明質量)的方法論持續改進組織多提供的IT服務╃☁✘╃✘。其目的是提供建立☁✘✘·•、實施☁✘✘·•、運作☁✘✘·•、監控☁✘✘·•、評審☁✘✘·•、維護和改進IT服務管理體系(ITSM)的模型╃☁✘╃✘。ISO20000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