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工人面談
1•·、面談的目的
從工人層面瞭解工廠的實際運作
獲取其他過程無法得到的資訊以及考察檔案的一致性
對異常的區域進行更深入的瞭解
2•·、面談問卷(EIQ)
面談工人人數=工廠總人數的25%•·•↟╃,但不超過25名工人
3•·、擴大訪談人數
發現的違規情況需要更深入的瞭解•·•↟╃,如家庭工作•·、虛假賬本等
工人的身份證明檔案和工人實際回答有出入時
4•·、挑選程式
50%的工人在工廠巡視過程中挑選
• 年輕工人
• 從所有部門挑選
• 如果條件允許•·•↟╃,應該性別比例等同•·•↟╃,種族等同
• 危險崗位工人
50%的工人從工資表•·、工卡和檔案稽核中挑選
• 加班超時的工人
• 低工資的工人
• 青少年工人
• 老工人
5•·、不公開
面談必須在管理人員不在場的情況下進行
一對一面談•·•↟╃,不能分組面談
6•·、保密性
參與面談的工人必須被告知所有的訪談內容均為保密
反映問題的工人名字不能在報告上出現
7•·、面談技巧
友善――這使得工人放鬆和敞開胸懷
EIQ作為指引•·•↟╃,但不侷限面談的問題
不同的國家對工人的問題不同•·•↟╃,如宏都拉斯重點是童工•·、墨西哥重點是懷孕測試•·、中國是加班時間•·、土耳其是有無供祈禱的地方
六•·、末次會議
告知管理層稽核已經完成
歸還借用供稽核的檔案
解釋所發現的問題•·、解答工廠的疑問以及書寫改善計劃確認報告(CAPAR)
教育並提供改善的最佳運作指引•·•↟╃,幫助工廠達到守則的要求